2008年9月30日星期二

朱家角之旅


2008/9/30

朱家角之旅

江南水乡的景致,一直只是在油画和鲁迅的小说里浏览到,火车上虽有瞬间的视觉感受,《江村经济》里虽有学术上的介绍,但这些终不如下马观花眼见为实。时间有限,又闻周庄已过度商业化,唯有朱家角似乎还不甚出名,因此长假第一天,只花一个小时,便直奔淀山湖畔与周庄对面的朱家角去。

水是江南的灵魂,河是江南的血脉。朱家角的街道、建筑、人家皆依水而建,有的是前门对着水,有的则整条街房屋的后窗都紧挨着水,至于方便乘般的入水台阶,更是处处可见。听说以前人们就在船上卖东西,而买家甚至都不需出门即可购物,不知意大利的威尼斯是否如此。繁忙的水路交通使丝绸、稻米能方便的运出,造就了江南的农业文明。直至今天,漕运在江浙一带也随处可见。

令人惊异的是,相对今天繁华的上海,朱家角能算上偏僻的小镇了,但这里仍有不少名门望族,我们去的课植园想必是其中之一。没有导游的牵强的讲解,更能满足我猎奇的本性。我在园内到处走动,踩着有古旧的地板,听着吱呀的声响,看着幽静的庭院,品着古代赋闲官员家中的闲情。走在窄窄的街道上,听着白发苍苍老人的乡音,看着垂钓者的悠然自得。旅行留下的是感受,是思绪,她们带着我回到百年前,虽说有些莫名,却是令人向往。

自然留给我们的是赞叹,人文留给我们的是思索。不知再过几十年后,这里还能否有残存的古韵,让人临风长叹。

2008年9月22日星期一

final fantasy-a poem

2008/9/22

What is my final fantasy?

当我年少时
多少梦想缠绕心头
向谁去诉说 衷肠诉向谁
点点星空下
蓝色的梦

如今已不在年少
路在何方
在脚下
步履匆匆
埋头苦读
乐在其中

何谓真正生活之乐
Who can tell me?
No answer to myself.
生活的快乐来自点点滴滴
抑或源自一人一事的成功
Whatever

唯有能
从驻足
从沉思
从独处
从舒缓
从倾诉
从善感
从自然
从音乐中
体味那逝去的快乐

Can you feel it?
Can you understand it?
In a complex world of heart
Only at the deepest corner
He can rely on

2008年9月21日星期日

杀人游戏

2008/9/21
昨天下了一场大暴雨,听说还死伤了好几个人。莫非和武汉一样,每次都要雷死几个人。上网一看,死伤的人都是民工,事情都出在工地上。

前天晚上,我们班上的同学聚餐,然后又玩杀人游戏,我发觉这个班上的学生真不愧是国家公派生,个个头脑转地飞快,我总是很无辜的被杀掉。杀人游戏我也玩过一次,一定的想象加上小小的推理,使这个游戏与博弈论和日常工作竞争与合作很相像,有的人凭借直觉杀人,还有人靠眼神;有人则凭借从自己角度出发的推理,还有人也能分析他人的逻辑以支持自己的判断,这与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打交道的人十分相似。难怪这么多年轻人喜欢玩,一种充满智慧与猜测的游戏!只是我玩的时候,明显觉得大脑不够用了。Sigh…..

娇娇要来啦,后天就能到,只是可怜的她今天要上一天课。她的梦真是好笑。

2008年9月17日星期三

我的宝贝-a poem

曾经有人
看淡我们的爱情

然而
过去的九年里
你全心付出
我从内心震撼
你忠贞不二
我亦始志不渝

因为我们年轻
懵懂、粗心、冲动
给你带来太多的伤痛

因为我们懂事
困顿、压力、疲惫
让你爱得
比同龄女人更加辛苦

我们朝夕相伴、风雨兼程
从十九岁的青涩
缓缓步入○八年的成熟

尽管
前途有那么多的不确定
你仍旧勇挑重担
我依然努力前行

因为我们知道
昨天的相濡以沫、悱恻缠绵
今天的难舍难分、互相思念

印证着
我们是互相惟一的选择
只要坚持恒久
我们必将走到天涯海角、海枯石烂

GRE准备

2008/9/17

这周开始讲课文了,也比以前讲语音时有趣了不少,每周大约上两课,进度还是挺快的。我昨天就花了2个小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的东西。

现在决定注册任何东西都用pai.peng@...com,并且主用一个邮箱:ccnupengpai@gmail.com,否则到处都是用户名和密码,怎么也记不住。

从现在开始每天早晨起来背GRE.争取在10月1号之前,把这些单词搞的滚瓜烂熟。10月1号之后,进入考试准备阶段。

2008年9月15日星期一

公务员之我感

2008/09/15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来上海已经有10天了,现在又到了中秋节放假。初中同学abc在宝山区人事局当公务员,我们有近8年未见面了,骑车到五角场,同他的几个大学同学一起,坐下来吃顿饭。

其实很无聊,大家都在谈房子啊,股票啊,总之,我从心里面觉得,这些刚工作两三年或准备工作的人,他们活得并不快乐。这种不快乐,我想,不仅有生活压力的问题,也有工作本身的问题。何清涟说,进入到(中国)政府里的(官员)公务员,每个人都是两面怪兽,对上级奴颜媚骨,对下级和百姓百般呼喝。我的这些同学,可能还没有下级可以呼喝,但他们绝对不会有什么职业的危机感,反倒会有对普通百姓的优越感。信奉自由经济主义的我,对国家公务员这个庞大的群体实际上并不仰视。我从心中认为,他们所做工作的80%以上的事,都是这个社会所不需要的:文山会海,迎来送往。由人民选出的政府不会这样臃肿庞大且效率低下,并且也不敢经常背着纳税人给自己发各种为数不少的福利。这不,奥运会后,他们每个公务员(最底层),至少发了5000块。这让我想起一个澳大利亚教授的故事。他从美国读完博士后,有两个工作选择:去做公务员,或者去大学任教。他当时选择了前者,不幸的是(也许对他来说是幸运的),3个月后,他所任职的地方政府预算不足裁员了,他也离开了政府,回到了大学。这在中国是十万个不可能的事。我还没有听说过哪里的政府因预算不足而裁员。我只知道,在预算不足的情况下,某些乡镇的官员可以去餐馆大吃大喝,欠账不还,最终吃垮这家餐馆。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摒弃了政府工作人员大公无私,以为公众做事为主业的假设。这在经济学说上,或者在政治学上,是一个突破的进步。生活在特殊政治环境下的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更应该读一读他的书,才能理解政府为什么那么热衷于经济活动,做那些不应该做的事,而对于应该做的公共服务,却没人关心。我想,我的这些公务员同学们,他们去当公务员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去为选民做事,首先只是为自己谋一份职业而已。既然公务员只是一种职业,那么公众对其好感与否,便不重要了。公务员的素质的确很重要,但我认为,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构建让政务官从选民的选票中产生的制度才是最重要的。因为高素质公务员与官员的敛财能力与破坏能力,远远超过了那些低素质的公务员。

2008年9月9日星期二

阔别6年的德语

2008/9/9

今天是星期二,学习德语的第二天,对于一个有学语言天赋(不是吹牛)且6年前学过德语的人来说,前面的课过于简单,感觉进度很慢。

下午去为班上学生办校园一卡通,从彰武校区走到四平校区得花20分钟,来回就要近1个小时,非得有个自行车了。

宝贝的电脑里word又出了问题,害的一上午的努力都不见了,真是难为她啊!

2008年9月7日星期日

花钱如流水

2008/9/7

昨天和室友跑去五角场买了无线的路由器,然后又打算去复旦大学附近去买一辆二手自行车。结果发现旧车的价格最低也得150元,估计还不带锁,只能作罢。走回同济后,把学德语的教材买了,由于不要磁带,比在预备部买少花了50元。又节省了一笔钱,由于前面买被套少花了50元,我已经节省下100元啦,呵呵!来上海的花费(200车费+2500住宿费+700手机费+150书费+200元电信押金+200元超市杂物)

晚上回来后,电信的人来把网给装上了,兴冲冲地上网,却发现VISTA不能用无驱摄像头,搞了一晚上都解决不了,今天凌晨1点钟才睡觉。以后坚决在11点之前睡,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想想宝贝今天要上一天的课,我就心怀惭愧,老婆好啊,我这边要努力加油!今天中午居然做梦有人要性骚扰她,我对着那个人吐口水,还拿了一把砍刀(家里劈柴的那种)准备扑过去,结果一下惊醒了。Strange dream!

2008年9月4日星期四

来上海的第一天

2008/9/4

终于到达了上海,找到了离同济四平校区很远的留德预备部。报名、住宿、吃饭、买生活用品、找移动营业厅,忙了整整一天,腿也快要走断了,洗了个热水澡,又把满是汗臭的衣服洗干净了,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从24层的公寓往窗外看去,上海的繁华夜景尽收眼底。远远往去,浦东的金茂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洋浦大桥、还有金茂大厦旁边颇有后现代感不知名的高楼,都隐现霓虹灯的闪烁之中。This is a prosperous city!

今天也认识了很多同学,他们都来自全国各地,又以北京上海的居多,显然,他们都很优秀。他们中绝大多数都已联系好了国外的导师或学校,绝大部分都是去德国做访问学生联合培养,我还没有找到同是申请阿登纳基金会的同学,并且我发现,我是唯一一个还没有联系国外导师的学生,I feel a little bit worried, but I will never give up.

2008年9月3日星期三

来上海的火车上

2008/9/3

火车开了,我在最上铺,目的地上海。

6年前,大四,我也赶赴上海,也是在夜色中,只是为了能在大学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实现自己价值的工作——但是,到底自己的价值在哪里,我当时并不清楚。尽管找到了一份工作,再次去实习时,却觉得有诸多不如意之处,加之思念在武汉的恋人,便匆匆踏上了归程。从浦东回来乘坐地铁的途中,从那座著名的金茂大厦下面经过时,远远地往上看,却发现看不见楼顶——都隐藏在秋天早晨的薄雾中了。只记得我当时暗自发誓:上海,我一定会回来的,只是不是现在,而是在我更有实力的时候。

6年后的今天,离开自己的爱人,我又一次踏上了去上海的列车。这一次,我是作为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博士生项目的候选人,去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脱产培训德语一年。我不知道这是否已经实现了6年前那个一心想凭本事闯天下的小子的夙愿。因为,去培训并不一定代表着能申请到一个好的大学和导师,能申请到导师也不不必然能去德国;去德国也不一定能顺利读完博士;读完博士也并不能确保能找一份令我满意的工作——no matter in China, or in Germany;即使这些都能实现,也并不能确保我和她的感情能丝毫不受影响,毕竟,我和她已经一起9年,可以说从来没有分开过2个月以上,她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她。

尽管有如此多的不确定性,我仍义无反顾的出发了,她也负下了重担支持我。因为我们都知道,人生中机会并不多,对父辈已经打好基础的年轻人来说,只要稍微努力,成功就会来到。而对于我们——工农阶层的子女,当代中国十大阶层中位次仅高于城乡失业、半失业人员的社会经济地位,只要有机会,就必须要抓住。因为一代人的成功,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境遇。大学毕业后的这些年,我先在展览公司里打工,做“武汉机电展览会”的展位销售;然后又做总经理的助理,公司的宣传企划,杂志的编辑,直到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为谋生,我曾一天上10个小时的英语课,直到2005年我们买房自办英语培训中心,经济状况才有好转。转眼间,培训班已经办了3年多,学生一度达到150人的高峰,年收入也能达到近**万元,2006年以第1名的身份考上研究生后,经过勤奋钻研,在科研方面也实现了小有名气,发表了几篇文章,爱人的博士明年也能毕业了——这一切都很完美,这样走下去,人生也会不错——导师亦已准备招我为博士。而现在,我却选择另一条路:看似美好,实则充满风险。

但我仍会努力走下去,因为从内心中,我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我喜欢做有点风险的事,包括这次申请过程也充满着戏剧性。因为,人生能有几回搏,无限风光在险峰,寻常人亦求坦途,我却愿做苦行僧。只是苦了我的爱人,让她承受了本应由我们共同担负的压力。谢谢你,我的爱人。也希望你能独自一人去面对写博士论文,同时赚钱养家,适应没有我的环境。小别虽有,但终久的幸福必会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