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8日星期二

一位刚入门者的困惑

刚刚迈进教育经济学的门槛,却尴尬无比,因为担心毕业后无人要,只能去学校里做行政.此为担心之一.

还有一个担心是学科本身的问题,教育经济学到底算哪一个大的学科门类呢?教育学吗?肯定不是;经济学吗?没人承认;在高等教育学科门类里,教育经济与管理是划在公共管理门类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倒引发了我对这门学科研究内容的困惑,也许思考多了,研究多了,会豁然开朗的.

2006年3月22日星期三

我的2006成功考研之路

政治76分;英语82分;教育学123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98分,总分379分,排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第1名。

引子
考研对我而言,是一个重新选择道路和未来的途径。
我200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学四年,我的兴趣驳杂而不专一,好读群书又不求甚解。临近毕业之时,班上好些学生都因为专业的问题未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而考研作罢,当时我是从内心里鄙夷他们的,因为我认为他们只是为了一个工作而去读书应试。在学校呆的太久,人都快变傻了,我才不会继续读书呢。还是一门心思找工作吧。然而现实终究是残酷的,我被很多家上海的大企业(包括新大洲本田、上海汇众汽配)“锯”了,他们锯我的理由很多,但无非就是些专业不对口、学校不出名等,倒是私营企业不看出身,但那个企业我又看不上眼,加之女朋友在武汉,最后我只能屈尊来到武汉一家私营展览公司,一干就是两年。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开头做销售时业绩尚好,加之能写会说,半年后被老总拉去做助理。但“男怕入错行”,我入行时,正是武汉展览行业全面萎缩走下坡路之时,公司的效益下滑,老总本就是草莽出身,一看形势不对,他就去“挫”别的项目了,于是请了一个从政府内退的“处长”来打理公司,这厮继承了官员的遗风,出口便谈政治,甚是不对我胃口,与其“合作”了一年后,实在受不了,便消极怠工了近半年时间;加之当时经济情况太差,便利用周末时间在社区学校教书挣钱,没想到公司经常周六加班,因此总是搞得顾前不顾后,每每遭其训斥,终于在2005年6月1日辞职了。
辞职之前,我因买了房子,经济压力突然加大,只好办了一个英语培训班,没想到学生竟蜂拥而来,“生意”收入远超上班时那可怜的薪水,这似乎是辞职的意外之喜。
读本科时,爱搞科研,还崇拜企业家,也想自己出去闯荡,毕业后却发现自己并非此行之人,生意场上的人个个奸诈无比,非我辈能相处和对付的来的;工作后,我仍喜欢读书,考研走学术之路吧——这基本上是我辞职时的想法,因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我还有半年时间可以准备。

诸位看官,下面我将走入正题,请听我娓娓道来:
复习时间安排预备积累阶段:7—8月(2个月)
全面复习阶段:9—11月(3个月)
冲刺复习阶段:12—1月(1个半月)
上面基本上是我的复习安排时间,但每个月里应该除去8天,因为8天的周末时间我要上课(7、8月份培训班占用时间更多),实际复习时间大约有140天左右。

英语复习过程
英语是我最得意的一门科目,我没有参加任何辅导班,居然考了82分。
背单词→ 7月初先买了朱泰祺的《复习指导》开始做阅读,结果连单词都认不全,更不用说看懂大意了。买了大纲之后,痛定思痛,开始背单词,我就打开电脑里的金山词霸,对照大纲,把不认识的单词的汉语意思都标上,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大约耗费了我1个星期时间,最后总结出来5000多个单词里,大约有2000个都不认得。我又把它们都抄在纸上,一遍一遍地看,每一遍过后,知道意思的单词都被我叉掉,这样又过了艰苦的半个月时间,除了比较生辟的200多个词被我放在一边,大部分词我已基本知道大意。(背单词没什么要诀,主要是重复,一般而言,25岁的人1个生词不重复看10遍以上,是不可能记牢的;其次是在阅读中再现)
做阅读→背完单词后开始看《复习指导》了,还是从前往后看,主要看基础知识和阅读,做阅读我下的是真功夫,书里的115篇文章,我全部精读并且做笔记,一天3篇,第2天复习笔记。这样过了2个月时间,我养成了一个“坏”习惯——看到英语文章非要精读做笔记,否则便有失落感。做完老朱的,就做《220篇》,这个书没有老朱的好,因为没有文章全部的汉语意思,看得似懂非懂,大约做了60篇。
抓重点→英语考研中,阅读是重点,占了60分(其中4篇单选、1篇7选5、1篇英译汉),所以抓住这个不放肯定能得高分,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翻译时要写“中国话”,不要照句子逐字译,这样译出来的中文根本就是不知所云,要知道,改卷子的人时间很宝贵的,他只要句子通顺,大意不错就不会扣你的分;其次是30分的作文,大小作文看起来很恐怖,实际上只要多练即可,关键是在一定写作量的基础上,保证写作品质。(你充其量只要在考前2个月内写大约20篇文章即可,但一定要按照范文认真修改,比较不足,学习长处);最后那个可恶的10分完形填空基本上是瞎选,反正也只有10分。总之,考研英语要抓大放小,分清轻重缓急。
模拟题→12月底买了老朱的《模拟题》,这个东西很管用,我基本上隔3天做1份,基本上按照考试时间来安排做题进度,并且每次都能得近80分。到这个时候英语已经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政治复习过程
看书→我最痛恨考政治,特别是政治经济学。但岳华亭的《辅导讲义》还是要看,这本书很实用,但要注意的是,看第1遍时一定要以“看懂”为主要目标,不能贪多求快,其实只要你懂了,你就达到考试要求了。看第2遍时,要把第1遍搞不清楚的知识点作为重点,可以适当的翻阅别人的参考书(不要看**芬的书,一搞几个系列,全是糊弄人,我看他的书,是越看越糊涂),或找同学释疑。看2遍足够,因为这时已经是11月底了。
选择题→接下来就是做题目,陈先奎的《2000题》是个不错的选择,主要做选择题,分析题思考要点即可,要知道,选择题占了50分,做选择题特别是多选题是要靠感觉的,感觉怎么来的,就是靠多做题,多翻书,多回顾知识点。
分析题→考前“启航培训”都会出来一本所谓的《最后20天20题》,把这个东西看一下、背一下,对付大题应该没什么问题。但第一要注意的是要以选择题为主进行复习;第二要注意的是现在的分析题很活,很多时候要考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对策,这个靠背是不行的,要靠平时多看书多思考,最好是平时能对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写出解决措施的要点;第三要注意的是,老师改分析题时主观性很大,因此要卷面整洁,答案要有条理。补记→我最讨厌政治考试,但政治里很多东西,特别是哲学还是很有用的。政治考试实在是很恶心,它基本上是个扼杀人思维的东西。


专业课复习过程
专业课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主动与导师或学长联系,问清参考书情况,很多学校招生简章上所列的参考书过多,并不需要全看。二是在复习时要紧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不放,甚至于要全部背掉。三是要勤看与专业相关的杂志文章,多思考。

主要复习参考书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袁振国《教育学》(泛读)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泛读)范先佐《教育经济学》陈孝彬《教育管理学》萧宗六、余白《学校管理学新编》岳华亭《政治理论辅导讲义》陈先奎《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00题》朱泰祺《新编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指导》石春祯《精编英语阅读理解2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