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5日星期四

我一生要做的10件事

2006-05-25 我一生要做的10件事

一、爱惜自己的身体,锻炼它而不糟蹋它,活到70岁。
二、读到博士学位,做某个领域的专注者、研究者。
三、学好一门外语,能流利的说,清楚的写。
四、写一本书,无论是关于学术的,还是关于生活的。
五、用钢琴弹奏克莱德曼的名曲,获得亲手制作的享受。
六、有一辆车,可以在城市穿行、在旷野飞奔、在山间小憩。
七、与爱人一起,去Alaska看蓝色冰川,去Dahiti看白色沙滩。
八、有一张大圆床,享受睡眠。
九、有一所属于自己的别墅,里面有花园,有地方可以栽树。
十、为我的小学——父亲工作过的地方,建一个小型图书馆。

2006年5月23日星期二

走出彷徨

2006-05-23 走出彷徨

选择走学术道路,不是一时的兴起,因为我知道,只要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加上努力勤奋,就一定能够成功。然而最近了解的几件事,却使我重新进入彷徨之中,尽管这种彷徨还不能阻止我的道路。


第一件是人大的女博士跳楼自杀事件。这位博士年近40,对自己要求甚高。但压力过大,终使自己走上不归之路。联想到最近GF找工作如此的不顺,实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即使我考上了北大的博士,又能如何呢?关系社会有时真地会让人走投无路。


第二件是对A型血的一个评价。http://www.whpsy.com/psy/life/01091201.htm我不是一个迷信者,我相信科学,但我的确是个A型人格,里面的描述太贴切了,想想就觉得后怕。估计上面那个博士也是个A型血吧!


这两件事对我的心理影响很大(有的人可能会笑),但我不是一个凡事走极端的人。因此,彷徨是有,我想也会是短暂的,难道不应该记住“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读经世致用书”的格言吗?


相信自己,走出彷徨!

2006年5月2日星期二

Mr. Peng点评《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作为一名学者,时常温习功课,应是一件乐事;于我而言,学习新东西是一种乐趣,然而温习旧知识这一环节却经常被我忽视,应改正。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有一个数学家叫陈省身,估计他的名字应取自此处。有“省身”的勇气与习惯,的确很难得,更难做到长期坚持。如果我能做到一半,估计就会成为大师了。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达到孔子“学问”的标准,实际上是要达到其道德上的标准,要在对待父母、君王、朋友时,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止于至善”。

恭近於礼,远耻辱也。
——对别人尊重,符合了礼,才可能免受侮辱。这教我们与他人交往时,要尊重别人,不目空一切,才可能不被他人所害。

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只要做出了成绩,别人自会赏识你,无需整日抱怨你是天才得不到重用,于我而言,更是如此,先在学术上做出成绩,自有被伯乐相中之时。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15岁就有志于做学问,而我则迟了十年。但我在25岁已达到“立”的地步,只是要立得更稳,还有很长路要走,任重而道远啊!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在学习中始终重视“温故”的重要性。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研究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掌握了这两个工具,才能成为真正的研究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与思的关系,听林毅夫的讲座里讲过。我觉得这两方面我做得都不够,学得不精,思考得也不够深刻,这样永远也不会让学与思相互促进。想起高中同学周正武的话“还要练!”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个不用多说了吧,可是还是有很多人不懂装懂——不在学者之中,在普通人当中却见到很多。如龙应台所说:香港的出租车司机都是政论家,不过这应不能算作不懂装懂,应是一种交流的需要而已。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这三句话集中意思就是说对过去的事不要再解释和责备了。我想这只是对犯错者处罚的一种理想状态而已,实际上诸如处分、罚款、做牢……,哪一个属于既往不咎呢?

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里的道,作何解释呢?闻道即死,过于夸张,闻道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现在的评价标准应是“敏于言且敏于行”才对。

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看一个人,听了他的话过后,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要言行一致才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当作可耻。这才能真正做到聪明且勤奋的学习。当今社会科学所做的各种调查、访谈不就属于这种情况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是对学习研究的态度与成果关系的最好论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难道乐山乐水者皆为知者与仁者吗?可是山水之乐,现在却无心情享受!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这是对老师要求的标准,孔子都经常问自己能否达到,现在的老师能达到十分之一就算是极为优秀的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道出了结交朋友的基本态度,对我们年青人来说,现实意义更为强烈。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今天的这个社会,有时候却正好相反,“小人坦荡荡,君子长戚戚。”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为人处事,须处处小心谨慎,才可免于祸害。对于我等大大咧咧之辈,可谓忠言。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人与兽的不同,尽显此句。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读书人须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其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与“在其位,谋其政”正好相对应,在一家单位里做事,尤其要注意这一点,首先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把自己应该做的事做好;其次不要干涉别人的事,不能越俎代庖,要建设性的适当的帮助他人。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这真符合我现在学习时的心态啊!唯恐赶不上,又怕既有的知识被忘记。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要能碰到这样的老师应该有多好!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老师应此种态度对待学生,就不愁学生做不出成绩啦!

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坚定的意志有多么重要!其力量是超越其他一切因素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应与上句有同意。

食不语,寝不言。
——孔子是非常注重日常生活礼仪与自身仪态举止的,这与今天我们崇尚个性、追逐自由似乎格格不入,但在主流社会,这些仍是非常重要。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这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有同意,要求我们在讷于言的同时,说话要说到关键,无须废话连篇。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升堂入室是学问由浅入深的过程,我还没登堂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孔子对“仁”标准的一种提法,中国自古就强调不能极端自私自利,这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各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社会才能稳定向前发展。这应是社会发展的常态。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现在判断标准应是在成人之美的同时,也成自己之美。姚老师的做法不就是这样吗?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我的地大教授哥哥也这样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