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0日星期五

《中国哲学简史》 札记

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可补国学一课,从中亦可找出自己的哲学观,儒家是最符合中国知识分子气质的哲学,同时,也是中国人做事为人的哲学.不可不探究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的精神动力.

夏[2205BC-1766BC] 商[1766BC-1122BC] 周[1122BC-256BC]春秋[722BC-479BC] 战国[480BC-220BC]秦[221BC-206BC] 汉[206BC-220]三国两晋南北朝[221-589]隋[589-617] 唐[618-906]宋[960-1279]元[1280-1367]明[1368-1644] 清[1644-1911]民国[1912- ] 共产党中国[1949-]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哲学
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
一、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西方人认为,中国人的生活渗透了儒家思想,儒家俨然成为一种宗教。
但哲学与宗教并不相同。哲学是什么?——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
何为反思?——“关于思索的思索”(亚里士多德)
哲学家所讲宇宙,与物理学家的宇宙,内涵不同,指的是一切存在的整体。
宗教是什么?——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义、礼仪与体制。
所以儒家是哲学,而不是宗教。正如道家是哲学,道教是宗教;佛家是哲学,而佛教是宗教。
为什么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却只重视伦理?难道中国人看不出超伦理道德的价值吗?
中国人不重宗教,是因为太关切哲学,哲学意识太浓,想在哲学中找到超越现实的那个存在。
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而宗教则提供实际的知识,但因与科学不同,因此,西方出现宗教与科学的冲突,科学每前进一步,宗教便后退一步,大众日益抛弃宗教。但人通过哲学达到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达到的,内容更纯,其中不掺杂想象与迷信。
因此中国哲学认为,未来哲学会取代宗教。

二、中国哲学的精神与问题
中国哲学认为做人的最高成就是成圣,成圣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合而为一,即“天人合一”。
但为什么人还要抛弃社会,否定人生呢?
因为这是一种“出世”哲学。包括释迦牟尼、柏拉图。
还有一种称为“入世”哲学,强调社会中人际关系和人事,只谈道德价值。
“出世”哲学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消极;而“入世”哲学过于实际、过于肤浅、积极。中国哲学是一种“入世”哲学吗?有一定道理,因为中国无论哪一派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关心政治和伦理道德。
但中国哲学的主要精神,既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既是理想主义,又是现实主义;即讲求实际,又不肤浅。能实现出世与入世综合的人,就是圣人。圣人的品格可用“内圣外王”来刻画。
内圣,指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指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即君王应当具有高尚的心灵。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这与柏拉图的“哲学家——国王”相像,柏拉图认为让哲学家当国王是强加职务,但儒家认为圣人不以处理日常事务为苦,他把处世为人看作不仅是国民的职责,更看成是“天民”的职责。
哲学探讨的是内圣外王之道,自然难以脱离政治,无论哪派哲学,其哲学思想必然就是其政治思想。
既然哲学以内圣外王为主题,那么研究哲学就不仅仅为了寻求哲学的知识,还要培养这样的品德;哲学不仅是知识,更是生命的体验;不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是十分严肃的事。中国的哲学家在用生命去实践他的哲学。

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为什么中国哲学著述似乎不相连贯?因为读哲学是使人得以成为人,而非成为特殊的人,因此中国没有专业的哲学家,哲学论述多为言论集或书信。
为什么中国哲学著述十分简短?因为中国哲学家惯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达思想,言语简短且富有暗示,这符合中国各种艺术的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得意而忘言。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人在思想时,总不免受到生活环境的制约。
一、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
中国是个大陆国家,古代中国人所谓世界,即为“普天之下,四海之内”。这与古希腊完全不同。

二、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
中国至今仍是农业国家,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一切社会经济思想或政府政策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为中心。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都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商人受歧视,排在士、农、工、商最末。

三、《吕氏春秋:上农》
——农业的价值农业与商业相比,不仅农业对国家更重要,且农民的生活方式比商人更为高尚。

四、“反者道之动”
儒与道的共同之处:物极则必反,过犹则不及。即“任何事物都包含了对它自己的否定”(黑格尔)这无疑是受日月与季节嬗变而启发,强调循环。这个理论对中华民族有巨大影响:要居安思危,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五、对自然的理想化
道家与儒家的不同在于其谴责文明,鼓吹返朴归真。“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六、家族制度
同一家庭的后代,由于经济原因,不得不生活在一起,发展为复杂性和组织性少有的家族制度。儒家思想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家族制度的理性化。
中国的社会制度就是家族制度。传统中国的社会关系有五种,分别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中国的祖先崇拜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经济基础——社会制度(家族制度)——儒家思想即为社会制度的伦理价值。

七、入世与出世
儒家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儒家与道家的不同:儒家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道家强调个人内心自然的秉性。
儒家:孔子重“名教”,即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化。“游方之内”,类似古典主义,如杜甫。
道家:老庄贵“自然”,即顺应事物与人的本性。“游方之外”,类似浪漫主义,如李白。当然,儒家与道家也在改革,融合。

八、中国的艺术与诗歌
儒家把把艺术看作道德教育的工具;而道家把自然看作最高理想。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道家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九、海洋国家与大陆国家希腊人:商人,贸易;城邦,平等难以专制;习惯变化;聪明;中国人:农民,生产;家族,等级易于独裁;顺其自然;善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十、中国哲学中的“常”与“变”中国哲学产生于过去的经济土壤中,是否只对过去有意义?比如说亚里士多德论证了奴隶社会的合理性。否,一部分哲学思想具有持久的价值。如道家的无为思想与后世的无政府主义有相通之处。关于社会的哲学具有人类社会的一般性特点。关于人生的哲学具有对人生的一般性见解。



第三章:诸子的由来
一、司马谈和六家
司马迁之父,将其前的哲学分为六家,分别为:阴阳家:阴阳相生相克,相反相成,产生了中国人心目中宇宙的一切现象;
儒家:儒本指读书人或思想者,儒家讲授古代经书,是古代文化的传承者;
墨家:内部有严格的纪律和组织;
名家、法家(一个好的政府必须建立在成文法典的基础上)、道家。

二、刘歆和十家
由六家,再加上纵横家(外交家)、杂家、农家与小说家。
诸子起源于什么?周朝社会动乱之前,吏与师不分,即各部门官吏负责把这一部门的知识传授下去,只有官学而无私学;但周皇室失去权力后,官吏散落民间,以私人身份招生,产生私学;在教师与官吏分化过程中,兴起了诸子百家。冯友兰先生的总结: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游侠之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



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论语]
孔子五十岁时,在鲁国政府任高位,后政局混乱,才退职出走,后十三年,周游列国,四处碰壁。
一、孔子与六经
孔子时代的私学,讲授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但六经非孔子所著。孔子“述而不作”,其首要任务是向青年学生解释古代的文化遗产,且其中揉合着孔子对道德的理解。如对“服丧守孝三年”的解释。

二、正名、仁义、忠恕、知命
正名:一个社会要走上正轨、井然有序,首要是“正名”,使事物和其名字的本来含义一致。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社会中,每一个名字包含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因此要使名与实一致。仁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认为义与利是截然相反的;仁则指泛指人的所有德性,指“品德完美”。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命:知其不可而为,尽力而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竭尽全力,成败在所不计。孔子用其一生去实践这个哲学和人生态度。“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者不惑指的是他懂得了人生的智慧。

三、孔子在中国的地位伟大的教师,但不是惟一的夫子(圣人先师)

四、My query: 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否多信奉儒家哲学?希望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进步尽一份力?或者直接当官?



第五章: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孔子对古代文明加以理性化、合理化,而墨子对古代文明持批判态度;孔子是一位文雅有修养的君子,而墨子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布道家。
一、墨家的社会背景
周代上层的军事专家、世袭武士,失去权力,散落民间,求人雇佣,成为游侠,来自社会下层居多。墨家组织严密,足以进行军事行动,具有军事性质,但只为防御性战争效劳;墨家对武士的职业道德进行理性化的解释,产生了一个哲学流派。

二、墨家的中心思想:兼爱



第六章: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早期道家与隐者:远离世俗,欲洁其身,遁迹山林,成为个人主义者与失败主义者,并为这种生活方式辩护。杨朱的思想:“人人为自己”My query: 道家的人极为自由,只关心自己,是吗?


第七章: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孟子,共十卷]
师从孔子孙子子思的学生,曾为齐国稷下学宫的学者,也曾周游列国,但与孔子境遇类似。一、性善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的本性,都有四端,如充分发展,便成为善。人皆有野兽本能,如不加节制,便成为恶。

二、儒家与墨家的基本不同点
儒家:爱有等级、差别;人顺其本性,就自然发展出仁,墨家:爱无等级、差别。兼爱要外力加之于人。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政治哲学
孟子:“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忧之,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儒家认为:国家存在是因其应当存在;
墨家认为:国家存在是因其有用;
孟子与亚里士多德一样,认为“人是一种政治动物”。国家是一种道德体制,国家的领袖也应当是社会的道德领袖,只有圣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君主,因此,古代有王位的“禅让制”。
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果国君缺少领袖的道德品质,人民有道德权利,进行革命。
“王道”与“霸道”:圣王之道用道德教诲与教育来贯彻,而霸道靠武力强制来推行。见孟子:“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王道?要促进人民大众福利?要有健全的经济基础?在农民中实行土地平均分配?井田制孔子讲内圣,孟子讲外王?由自己的仁爱、爱好,推广至天下人,推已及人,即可实行王道。

三、神秘主义
按照孟子的哲学,如充分发展爱心,即可成仁,在这样的生活实践中,人的自私与自我之心会渐少,最后则“万物皆备于我”。浩然之气,来源于武士的勇气与士气(人与人),但更广泛、更超凡脱俗(人与宇宙),超载道德的价值,“塞于天地之间”。浩然之气,不可勉强如“拔苗助长”,人人皆可通过充分发展本性而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第八章:名家
代表人物惠施、公孙龙,诡辩之术。
一、惠施关于事物相对性的理论河神河伯与海神北海若的对话,大与小的相对性。天地之大,秋毫之末之小,皆为相对也。
二、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



第九章: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道德经]
与孔子同时但较年长,孔子曾问礼于老子。
一、道,无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凡是形而下的东西都可以命名,道家所说的“道”与“德”无可命名,但万物之名由道而来。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二、自然的不变规律——物极必反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少则得,多则惑”
“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物极必反的道理看似悖论,实则真理。极在哪里?全在人的主观感觉和客观情况,如同Newton自认对宇宙知识的了解,如同海边玩耍的孩子对大海的了解。
极限并不存在。因此“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骄傲是一个人的进步达到极限的标志,应力戒除。

三、为人处事“知常曰明”,“常”指的是万物流动、相反相成的道理。
如何去实践?老子认为一个人要成就某件事,就必须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对立面;例如,人要想强大,就必须看到自己处在一个软弱的地位。老子认为一要“不自是”,二要“不求全”。“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人生在世,应如何为人处事?老子的回答是谨慎的人要做到温和、谦虚、知足。“知止所以不殆”道家主张无为,并非叫人不动不做事,意思是叫人不要以多为胜,要顺其自然;不要矫揉造作,轻率放肆,要清心寡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要弃智,知识既是欲望的主人,也是欲望的仆人,知识越多,越不知足。

四、政治理论
道家也认为由圣人治国,但无为而治的思想与儒家相反,儒家要求多做事,而道家认为要裁除过去本不应该做的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政府无为,而民各显神通(我的理解)。



第十章: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庄子]
庄子(369BC—286BC)与孟子同时,与名家的惠施为好友,毕生过隐士生活,“终身不仕,以快吾志哉”
一、得到相对快乐的途径
快乐有不同层次,充分发展人的本性(天赋才能),可得相对快乐;但要达到“至乐”,需要对事物本性有更高的了解。“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强求一致,则徒劳无益(对于今天的教育是句警言)

二、政治与社会哲学
反对政府运用任何机构实行统治,以鲁侯上宾之礼待鸟为例,最好的办法是“无为而治”。

三、感情与理性
关于老子之死,庄子认为“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无需过分悲痛。
道家持“以理化情”,“人越多了解事物的由来,就能越多掌握事物的后果,并减少因此而来的苦楚”——斯宾诺莎圣人洞察事物本性,因此没有感情的冲动,不为感情所扰以致失去心灵的宁静。

四、有限与无限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庄子•齐物论》
人们的是非观是根据他们的局限性建立的,所有这样的观点都是相对的。“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人不可为“井底之蛙”。哲学对客观事物不提供任何信息,对现实问题不试图具体解决;它不能帮助人长生不老,也不能帮助人发财致富。但它能给人一种观点,使人看到生比死所胜无几,人所失去的也就是他得到的。哲学“无用之用”。



第十一章:后期的墨家[墨经6篇]
知识分为三类:从个人经验而获得;从权威而来(听读而来);从推论而来(从已知到未知)。“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恶也”,继承了墨家功利主义的传统,但增加了一个享乐主义的解释。——与边沁的“功利原理”极为相似,痛苦和快乐两个主人统治着人类。墨家在建立知识论和逻辑方面的努力,超过其他任何学派。



第十二章:阴阳家与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汉书•艺文志,易经]
六种术数:天文、历谱、五行、占卜等。风水所依据的理论是,人是宇宙的产物,也是宇宙的组成部分;因此人的住处与坟墓必须与自然环境(风水)相协调。天人感应,国君的暴行伴随有自然界的不正常现象。《月令》,告诉国君与大众每月应做及不当做之事,以求得与天地万物的和谐。五行按一定顺序,相生相克。——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万物由火水土风四种元素构成。
阳:男性、主动、热、光明、干燥、坚硬?乾,至阳
阴:女性、被动、冷、阴暗、潮湿、柔软?坤,纯阴



第十三章: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荀子(298BC-238BC),赵国人,50岁至齐国“稷下学宫”。
一、人的地位与人性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天地人构成宇宙中的三种力量。
性恶论,与孟子相反。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为使社会组织起来,人需要共同的行为准则,即礼仪。?“礼起于何也?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为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制度与规范的由来,礼是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

二、关于礼乐的学说
儒家的礼仪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祀(祖先)。理性与感情主宰着人,对待死亡时的仪式,是为了后者的需要,把仪式中的宗教因素变为诗意行动。为降雨祈祷,为重大决定而占卜,并不为了求以得之,而是为了表示重视。
荀子的两个著名门生?李斯(秦始皇宰相,焚书坑儒)与韩非子(法家领袖,为秦始皇在政治和思想上统一中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十四章:韩非子与法家
一、法家的社会背景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礼记》,礼与刑是西周社会运转的两项权力原则。周天子?诸侯?大夫,有血缘关系和联姻关系把他们联结在一起。周天子?侯国?家,侯国与家与周天子只有名义间的关系,他们继承祖先的领土与特权,是半独立的。但这种关系逐渐削弱,分野逐渐模糊,发展至后期需要集中并扩大国家的权力。法家的主张,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一套走极权道路、组织领导的理论与方法,与法学无关。

二、韩非子:法家的集大成者
以著书立说见长,著有《韩非子》55篇。受旧日同窗李斯陷害,死于233BC。他认为,治国需“势”(权力与威势)、“术”(政治权术)与“法”(法律与规章制度),“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三、法家的历史哲学与治国之道
中国人办事往往循惯例,因此中国哲学家也极力找古代权威支持自己的学说,找学术上的“大靠山”。这些哲学家都认为“黄金时代在过去,而不在将来”,持“历史退化观”。但法家的思想较为革命,每个时代都在变,只能现实地对待世界。
“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今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所以古代人并非很高尚,只是因为经济状况而较为纯朴。治国首先要制订法律,着力于执法,而非立德。只要民众不作恶,国家就可保太平。君王统治百姓,不需要有特殊的才能或品德。只需要掌握赏罚大权,做到公正无私,赏罚分明即可“无为而无不为”

四、法家与道家
道家:人生来天真无邪,鼓吹个人绝对自由,要求君王为圣人。
法家:人性生来就恶,主张社会控制一切,只要求君王有中人之资。

五、法家与儒家
儒家认为要靠礼与道德来治理百姓,抛弃了刑,提高了庶民的地位,是理想主义的,书生气且不切实际。
法家认为要靠法与奖惩来治理百姓,抛弃了礼,降低了贵族的地位,是现实主义的,卑鄙且粗野。

第十六章: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
一、秦朝统一中国前的政治状况
战国时期的“七霸”,秦在西端最为强大且野心勃勃,“合纵”是六国联合对秦的联盟,“连横”指秦对六国中的任何其他国家,攻击与秦对抗的国家。最终秦以“远交近攻”的策略击破“合纵”,靠“耕战”的优势统一全中国,始皇废除了以领地分封皇室、诸侯的旧法,在全国设郡县,创立了中央集权的庞大帝国。此后,除极少的不正常时期内,中国人一直生活在“普天之下”,受一个中央政府管辖。

二、《大学》
“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
“八条目”:“欲明明德于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
人若不能尽力完成对社会的责任,便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人若不帮助别人达到完美,自己也就不可能达到完美。“自欲立而立人,自欲达而达人”。

三、秦汉之际,各派哲学的折中倾向
《荀子》的折中倾向,《庄子》中的调和主义。刘歆:“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也。”***中国人强调华与夷的分野,不是种族的不同,而是文化的不同。蒙古人与满族人统治中国,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汉族的文化,他们在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而汉族在文化上居于统治地位。汉族人抵抗匈奴,是因为中国人并不认为匈奴可以与汉族平分天下,如同美国人并不认可与土著人平分美洲一样。



第十七章:汉帝国的理论家:董仲舒[春秋繁露]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全国思想,并废弃了以贵族门第出身或家庭富有作为官员选拔标准,改由政府主持,以儒术为标准,在全国同时举行考试,从读书人中选拔官员,建立了科举制的雏形。
一、对宇宙本体的解释:融合了阴阳家的理论。
二、关于人性的学说他不完全同意孟子的性善论,“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他十分强调文化的价值;但他与孟子的不同更多只是表述上的不同。
三、社会伦理学说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即主宰,讲的是社会伦理)五常:仁、义、礼、智、信(常即规范、道德,讲的是个人品德)为政的基本原则是“道”,“天不变,道亦不变”。孔子在叙述三段落历史时,所用的语言和文字是不同的,体会孔子所用语言的不同之处,即所谓“春秋笔法”,人们可以从中找到《春秋》的“微言大义”。社会进步三阶段:混乱?小康?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帮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



第十八章:儒家兴盛与道家再起
一、王充与《论衡》
充满对各种偶像的科学怀疑主义精神。“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
王充攻击阴阳家所讲的天人感应。

二、道家与佛家
道教在汉末兴起,形成于阴阳家与道家思想的结合,使老子成为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后来模仿佛教,发展出道观、道士和道场法式。这种宗教虽然以老子为祖师,但与道家哲学无相似之处。道教虽然在宗教上与佛教针锋相对,但对哲学上,却与佛学结成了同盟,在宗教神秘主义上极为相似,如“道无名”。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它是道家哲学与佛学两家精妙之处的汇合,对中国哲学、诗歌、绘画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儒家兴盛的社会背景
法家成为秦朝统治失败的替罪羊,汉武帝下令“凡治申不害、商鞅、韩非以及苏秦、张仪之学的人,一律不准举荐为官”。
高祖入咸阳,“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除此之外,废除所有秦朝的苛法。
此为“黄老之术”;符合汉初的休养生息;此后,君王要想有所作为,就又得回到儒家哲学。儒生叔孙通拟定一套宫廷礼仪,为高祖举行,高祖“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仪式对心理的作用之大,知识分子惯坏了统治者。统治者一向被正统儒家责备为“外儒内法”,实际上儒家和法家各有它们的运用范围。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是社会体制、精神道德教化和学术领域;法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是施政原则与统治方法。佛教在南北朝(政治黑暗,社会动乱,悲观思想弥漫)迅速发展,与中世纪欧洲颇为相似(基督教成为中坚力量)。


宋:朱熹(1130-1200)学问渊博,深思明辩,中国思想界的主要人物,作《四书集注》,成为元代后读书人的标准参考书。“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明:王守仁(王阳明)*****中国这一段在思想文化上的进步与发展,与先秦时代和汉唐盛世,无法比拟。


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
16-18世纪,中国人接触外来文化时,很难设想居然还有其他民族也拥有发达的文明,而在生活方式上却与中国人全然不同。因此,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往往倾向于蔑视与抵制。西方传教士给中国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宗教信仰,而是数学和天文学上的成就。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但只是为了实现孔子的理想,而非乌托邦主义,目前阶段,他主张君主立宪制;保守派先憎恨他,因为他太激进;后来激进派憎恨他,因为他太保守。

一、西方思想的传入
严复(1853-1920),本去英国学海军,却翻译了一批人文学著作,广为流传。
原因一:甲午战败,仅学科技不行,要像日本一样全面学习西方;
原因二:译作中插进评论,用类比法,方便作者读者理解;
原因三:古典文学功底深厚,而中国人历来尊重学术与古典经书。
王国维(1877-1927),放弃了哲学后,以历史学、考古学和文学的成就驰名中国学术界。他懂得哲学中的“甘苦”。“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

二、西方哲学的传入
20年代,杜威与罗素访华,但大部分听众并不懂两位的哲学思想。要懂得一种哲学思想,首先要知道在它之前的哲学传统思想,然后才能理解,当前的哲学思想对过去的思想,在哪些地方是赞成的,在哪些地方是否定的。?了解历史才能认识现实。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在于其逻辑分析方法。?这与今天的中国社会科学何其相似!


第二十八章: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
一、人生的境界
人的行动带来了人生的各种意义,这些意义总体即为“人生境界”。不同的人可能做同样的事,但事情对他们来说,意义并不一定相同。
人生的四种境界:
一是“自然境界”(按本能和社会习俗生活),
二是“功利境界”(所做之事对自己有益)
三是“道德境界”,(做事为他人,为社会,为义),
四是“天地境界”(超载道德)后两种境界(成贤与成圣)是人自己的心灵创造的。
圣人所做的事就是寻常人所做的,但他对所做的事有高度的理解。

二、方法论
在达到哲学的单纯之前,需先穿过复杂的哲学思辨丛林。“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

没有评论: